top of page

心理素質有多重要?你在無意中謀殺了自己的心理素質!

心理素質是人的整體素質的組成部分。以自然素質為基礎,在後天環境、教育、實踐活動等因素的影響下逐步發生、發展起來的。心理素質是先天和後天的合金,通過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而逐步發展和形成的心理潛能、能量、特點、品質與行為的綜合。


心理素質水平的高低應該從以下方面進行衡量:性格品質的優劣、認知潛能的大小、心理適應能力的強弱、內在動力的大小及指向。對內體現為心理健康狀況的好壞,對外影響行為表現的優劣。


良好的個性:自知、自信、自強、自律、樂觀、開朗、堅強、冷靜、善良、合群、熱情、敬業、負責、認真、勤奮等。


正常的智力: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注意力正常。


較強的心理適應能力:自我意識、人際交往、心理應變、競爭協作、承受挫折、調適情緒、控制行為的能力。


積極而強烈的內在動力:合理的需要、適度的動機、廣泛的興趣、適當的理想、科學的信念。


健康的心態:智力正常、情緒積極、個性良好、人際和諧、行為適當、社會適應良好。


適當的行為表現:符合角色、群體、社會規範,道德和法規。


從心理學角度講,心理素質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韌性等等。


心理素質由如下五個方面組成:

心理潛能

每個人生來都具有優秀的潛能;

每個人都亟欲把自己的潛能發揮出來或得到實現;

每個人只要自己努力都可以充分發揮或實現自己的潛能。

潛能並不神秘,它是人的心理素質 - 社會素質賴以形成與發展的前提條件或某種可能性。或者說,正因為人具有一定的潛能,所以就能把他們培養成為真正的人,而動物沒有此種潛能,所以雖然花費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能使它們向著人的方向發展。


心理能量

亦稱心理力量或心理能力,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包括精神)都有一定的能量,即都是有“力”的。人也是如此,“人生莫不有力”(《論衡·效力》),可稱之為人力。人是一個系統它又是由身體系統與心理系統構成的,而這兩個子系統也是有力(能量)的,前者為體力即身體之能力,後者為心力即精神之能力。這種心理能量乃是人的心理素質的體現,也是用意識來調節的能量作用,其大小強弱也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水平。


心理特點

特點、特性、特徵、屬性等是一回事,都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某種東西。人的心理活動總具有自己的特點,可以把它歸結為六對:

客觀性與主觀性的統一受動性與能動性的統一自然性與社會性的統一共同性與差別性的統一質量與數量的統一時空性與逾時空性的統一

人的各種心理現象也具有各自的特點,如感知的直接性與具體性,思維的間接性與概括性,情感的波動性與感染性,意志的目的性與調控性,等等。心理特點也是心理素質的具體標誌。


心理品質

心理品質與心理特點有聯繫,但二者也有區別,不能混為一談。它並非心理活動本身所固有,而是後天習得的。品質有兩個方面的涵義:

一是個別差異,即人與人之間各具有不同水平的心理品質;

一是培養標準,即要求人們的心理所應當達到的水平。

幾乎每一種心理現象都具有一定的品質,如記憶的敏捷性、持久性、準確性、備用性,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獨立性、批判性,情感的傾向性、多樣性、固定性、功效性,意志的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自製性,等等。

心理品質的優劣最能表現出人的心理素質的水平


心理行為

人們無論簡單的行為還是複雜的行為,歸根結底都受人心理的支配(都是人的心理的外部表現)。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人的一切行為都可以稱為心理行為。這種心理行為是心理素質的標誌,通過它可以檢驗心理素質水平的高低。而且,前述心理素質的四個組成因素如心理潛能、能量、特點、品質等,也都會明顯地或不明顯地在行為上反映出來。

可見,心理行為是構成心理素質的一個重要成分

由上所述,心理潛能、心理能量、心理特點、心理品質與心理行為的有機結合,稱為心理素質。而這五個方面又都蘊含在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之中。也就是說,所謂培養心理素質,就是要發揮、發展、培養、提高、訓練智力非智力因素的潛能、能量、特點、品質與行為


提高方法

提高心理素質是需要有意志力的,它需要一個過程,也需要不斷的努力與鍛煉。

1. 自我認識 - 了解自己的心


心理素質體現的方面不一定一樣,有些方面是強項,而有些方面可能是弱項。例如有的學生一到考試就焦慮,看到題目就忘答案,越做越緊張。而可能他在人際交際上卻輕鬆自如,即便遇到十分棘手的人際問題,他也能不急不躁,游刃有餘的化解開來。

中國有句俗話,叫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所以看清自己的弱項和強項是第一步。只有看清楚了缺點才有改正它的目標和動力。

2. 把握自己的情緒


情緒是一個人心理活動中最直接也是最真實的外在反映,認知心理學家認為,思維決定情緒,也就是對人對事件、對環境進行的解釋,內心有什麼樣想法就會有什麼樣的情緒體驗和情緒表現

一個正常的人,在他遭受屈辱,絕對不會開懷大笑,

一個正在同自己心愛的伴侶花前月下的時候絕對不會惱羞成怒。

那麼一個人在面對困境和挫折的時候,他會表現出怎麼樣的情緒來呢?其實通常最常見的無非就是:緊張、焦慮、煩躁、失落和抑鬱等消極情緒體驗,試想在這樣的情緒體驗下,能做好什麼樣的事情呢?再有能力的人又能發揮出多高的水平來呢?因此把握自己的情緒是有效克服和提高心理素質的關鍵


3. 提高受挫力


挫折教育作為新的教育理念,已經越來越受到關注。適當的挫折不但有助於更好的認識自我,也能很好的培養心理素質。為什麼這麼說呢?人其實是個感知耗損型的動物,人對同一事物的感覺,隨著次數的增加和時間的推移,會由激烈慢慢的變於平緩,內在敏感度會形成一個下滑的趨勢。


心理素質的提高要從抗挫力和情緒管理能力做起。古人說“居有常,業無變”,我們要鍛煉自己,即使受到委屈、感到痛苦,也要盡量堅持。不要輕易的放棄,不能面對挫折時就去逃避。同時要學會管理自己的不良情緒,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調整自己的情緒。


第二就是思維的調整。認知心理學認為,不是刺激影響了我們的行為與心理,而是我們對刺激的看法影響了我們的行為與心理。多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可以讓我們更客觀全面的看問題,也可以讓我們更加的成熟,增強我們的心理素質。


願大家都能勇於面對最真實的自己,所有的缺陷並不可怕,妥協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選擇逃避和拒絕成長。


”自尊心會隨著一次一次的勇敢而長大,慢慢的自尊會強壯到不會因為一些事情而輕易被挑戰。“ —— 熊仁謙。



回到上篇心理素質測驗 https://bit.ly/3vEUiao

669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