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結婚不要找”索取型“的人?這類人不適合婚姻嗎?

Updated: Jul 31, 2023

索取型人格是一個人穩定的性格,所以不止出現在兩性關係之間。索取型人格是百害而無一利,所以一定要糾正這種不良性格。如今的好多孩子,三十、四十歲了,還在啃老,“巨嬰們”一直在向父母“索取”。那麼索取型人格是啥?索取型人格有什麼特點、壞處。我會在第三部分闡述如何改善索取習慣。



  • 索取型的人會在物質、感情、精神上一直索取

索取型人格,會持續性索取,當需求得到滿足之後,他們的需求閾值也會隨之上升,這在心理學上也叫“邊際效應遞減”。

索取型人格的人不僅僅是在物質上索取,而且還會在感情、精神上一直索取,不斷的索取。

這種人總是“理所當然”,他們在心裡很少考慮別人的感受,從而使關係變得緊張。別人已經很苦惱,可這類人感覺到莫名其妙。

  • 索取型人格的特點和負面影響

索取型其實在每個人的身上都會有,只是多少的問題,但是索取型人格的人佔比特別大,而且還穩定。



索取型人格的3個特點:

索取型人格他們會不停止的索要,甚至會出現變本加厲。這糾其根本原因是因為他們極度缺乏“愛”,他們害怕被拋棄、得不到關愛。於是他們常常以“受害者”的角色出現,甚至感覺是理所當然,本該如此。


1. 索取動作是“持續”的。

我們每個人都會索取,但是索取的次數、數量不同。而且非索取型人格的人會很好的平衡索取和給予的關係。

但是具有索取型人格的人,在索取方面會很嚴重,並且索取的動作會持續,他可能會向同一個人索取,也可能向不同的人索取,但是索取的動作不會停止。


2. 索取的背後是極度缺乏“愛”的內心

需求大都源自孩提時代未被滿足的需要。幼兒的兩大主要需求是歸屬感和確認自己的重要性。——《親密關係》導致擁有索取型人格的根本原因是他們內心極度缺乏“愛”。

比如《阿甘正傳》裡的珍妮,她不斷向外界索取,不停的換男朋友,不斷換地方,這一切的原因來自於她小時候,她被父親無視、毆打責罵,最後只能跟著奶奶生活、長大。

正是他們內心缺乏“愛”,所以他們會一直向外界索取,不停的索取。在他們潛意識裡,“不斷索取”是提醒別人不要忘記自己:快來關注我!!快看我,我多棒!

在他們心裡,他們其實是很害怕和恐懼的。他們害怕拋棄、被離開、被孤立、被分手,不被重視,不被關愛。於是用不停索取,來讓自己獲得“安全感”和“滿足感”。



3. 另一個特點,同樣表現在內心,在他們內心世界裡,以“受害者”的角色現身,在他們的內心世界裡,別人真的都“欠”他們,從父母,到伴侶,到朋友。從而以這種身份獲得他們的同情,“索取”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他們的方式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負罪感”也降到了最低。索取型人格的人如果一直以“受害者”的身份出現,“索取”動作不停止,不好的影響就會隨之出現。


索取型人格的負面影響表現在2個方面


①人際關係變得複雜和惡化

和索取型人格的人相處久一點後,會給所有人一種自私自利的感覺。無論是伴侶、朋友、同事。久而久之好多人就會遠離甚至離開。

在兩性關係中,就兩種關係:愛和被愛。如果一方總是索取“愛”,而另一方一直處於給予“愛”模式,而卻沒有“被愛”的感覺,就很容易出現感情危機。因為在感情中,付出“愛”也是需要回報的,回報就是“被愛”的感覺。

當你一直向“朋友”、“同事”索取的時候,長時間下來,很容易別邊緣化。因為你給他們造成了一種印象:和你相處=付出但沒有回報。試著換位思考一下,你會願意一直為一個人付出卻沒有回報嗎?

當然,索取型人格的人身上就會發生伴侶離開、親朋好友遠離自己的惡化人家關係,與此同時的負面影響也在他們自己內心產生。


②“索取型人格”的人內心會感知更多痛苦和無助

隨著索取型人格的人持續不斷的“索取”,外界的所有人都會給予負反饋,這種負反饋又反作用於他們自己內心。外界產生的負反饋往往會讓他們內心更痛苦和無助。在他們內心極度缺乏“愛”的基礎上,他們不得不再承受外界人對自己的惡劣態度和負面評價。

這就增加了他們痛苦的程度,讓他們的“無助感”更加強烈。

由於內心極度缺乏“愛”,“索取型人格”的人就會通過不斷“索取”的錯誤方式,來獲得外界對自己的愛和關注,但是外界人卻給予了負反饋,這又反作用於他們本人,又增加了他們內心的痛苦和無助感。但是也不是沒有辦法改善這種“索取”的習慣。


索取型”的人如何改善索取習慣


可以從 內心認知 個人行為 兩個方面努力,以此來改善索取的性格。

幼稚的愛是”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

而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來自心理學家弗洛姆名作《愛的藝術》


改變內心認知:

改變“索取型人格”一定是先從認知開始的,雖然改變認知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但是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可以從嘗試“愛”自己、糾正錯誤觀念、提升共情能力3個方面改變。


1. 嘗試“愛”自己,讓自己“滿足”愛的需求

“愛自己”是產生愛和創造愛的源泉,並且是取之不竭的,只有真正做到“愛自己”才會滿足自己對愛的“需求”和“渴望”。

自己都能滿足自己的需求了,就不會向外界人不斷“索取”了,更不會擔心自己會被拋棄、被遠離了。“愛自己”也是一個人成熟、獨立的重要表現。


2. 糾正“給予=放棄”的錯誤觀念

在“索取型”人的人會有認為,我本來就缺乏愛,我一定要好好珍惜我自己的愛,給予別人愛了,我就會更少了。所以我放棄給予、愛別人。

其實,恰恰相反,只有你主動給予關愛和幫助了,別人才會正反饋給你更多的愛和幫助。在這個互動動作中,“索取型人格”的人會體會到自己的重要性和力量感。

提高我們的共情能力,將在我們最重要的人際關係中創造奇蹟。通過換位思考傳達關懷,能夠激發好感、喜愛、寬容和慷慨的火花,這將大大加強婚姻、家庭和友誼的紐帶。——《情緒急救》


3. 培養自己共情能力。

所謂“共情”就是要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想象別人處的情況,別人的情感和感受是怎樣的。下班回家,打算抱怨妻子怎麼還沒做好飯的時候,你可以用共情思維想“她也上了一天的班了,也累壞了吧”,就會避免一場不愉快。

所以在向別人索取的時候,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對方會有怎樣的感受。會不會高興?


改善個人行為:

“索取型”的人在內心認知改變的同時,個人行為也可以從傾聽、幫助他人、多回饋別人三個反面改善。

1. 養成良好地傾聽、溝通習慣

傾聽代表著你對別人的尊重,對這份感情的重視,也證明你在向感情投入和負責。也容易聽到他人的真實想法,有利於自己的成長和改善。

良好的溝通,會消除一人主導的危險局面。比如在兩性關係中,就會逐漸形成“倆人共同參與”的兩性迴圈局面。從而使關係更加牢固。


2. 多幫助他人,提高自己“認可感”

當我們幫助了他人,我們發自內心的高興,對自己也很認可。這是因為在我們幫助別人的時候,我們體內會分泌一種“多巴胺”的物質,會讓我們產生快感,提升我們的自我價值認可度。

之前你在街上看到骨瘦如柴的流浪貓躲著走,可以嘗試給它點東西吃;

你妻子在做家務的時候,你可以嘗試幫她分擔一些;

當你同事,因為家裡急事不得不提前下班,你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可以幫他完成剩餘工作;

相信你會有很好的體驗,也會大大改善人家關係。

“索取型”的人的人際關係之所以很糟,很大程度是“來而不往非禮也”造成的。對方總感覺他在付出,而你沒有迴應。


這在兩性關係裡,一方一直索取,另一方一直付出,但索取方一直沒有迴應,付出方就會要求索取方給予差不多的回報。

所以要培養自己多“關心”別人、回饋別人“善意”的習慣。比如,當男朋友送你禮物的時候,甭管好看不好看,你要記得給他鼓勵:“謝謝親愛的”,你不能嫌棄這不好那不好,原本很好的氛圍瞬間轉化成尷尬局面。


總結

“索取型”的人由於內心極度缺乏“愛”,從而會通過向他人不斷“索取”來填補內心的害怕和恐懼。但適得其反,卻讓他們的人際關係變得更糟,內心更痛苦和無助。

但是可以通過“愛自己”、“糾正錯誤觀念”、“培養共情能力” 3個方法改變內心認知,

良好傾聽、幫助他人、回饋他人“善意” 3個種方法改變個人行為。


回到問題上,結婚儘量不要找“索取型”的人,因為結婚後,你們不愉快的風險很高。索取型”的人如果不改變自己,不僅婚姻會受影響,工作、生活都會受到波及。所以,改變自己是“索取型”人的首要任務。


健康的爱情有彈性,拉得开,但又扯不断。相爱者互不束缚对方,是他们对爱情有信心的表现。谁也不限制谁,到头来仍然是谁也离不开谁,这才是真爱。

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



LIKE & FOLLOW us for more interesting blog post! 更多有趣的文章請留意:

Instagram : @facestation.co

Makeup & Hairdo Services In Malaysia! 需要彩妝 & 造型服務?

Check out Packages & Services at www.FaceStation.co/bookonline



1,986 views0 comments
WhatsApp_icon.png.webp
bottom of page